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原则

作者: 时间:2018-09-10 点击数:

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原则

 

 

 

 

能自救、会逃生,是同学们遇到火灾后保护自己或他人人身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本领和必备的能力。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人难过重重险关,最终命赴黄泉;也有人化险为夷,最终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但被火围困人员的火场自救逃生能力在火灾发生时也起着重要作用。20131211日凌晨,济南市历城区汇科旺园小区6号楼2单元1704室突发火灾,室内3人在火海中从17楼阳台跳下,不幸遇难。而1803室与1804室的业主被困后却冒险逃生。1804房内两人徒手砸开窗户玻璃,高空横跨窗户到隔壁单元逃生。1803房内一家6人踩着空调外机爬到楼顶,最终通过楼顶平台逃生。因此,在灾难临头时,同学们有没有一定的逃生自救本领,往往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    

(一)火场逃生自救的主要原则。一是熟悉环境,临危不乱。同学们平时要了解自己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结构及逃生路径,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二是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当同学们突遇火灾时,不要盲目地随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窗台等通往室外的出口逃生。三是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同学,千万不要重返险地。四是简易防护,掩鼻匍匐。同学们在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也可以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五是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发生火灾时,同学们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还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带,沿着下水管、避雷线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楼脱险。同学们千万记住,如果遇到高层楼着火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逃生。【案例12.820031124日凌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中国留学生有46人烧伤,11人死亡。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电梯内活活呛死的。六是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把手,已感到烫手。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湿房间内的可燃物,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达。切记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因为,这些地方都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及时营救。七是传送信号,寻求援助。当同学们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八是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如果同学们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则更有效。九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同学们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上。且4层楼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    

(二)楼房火灾的自救逃生方法。一要立即爬到门边试热。选择爬行,是因为烟和热气比空气轻,都向上运行,而靠近地面的空气相对比较纯净,可以呼吸。如果站立起来,屋子里充满了烟气,呼吸几次一氧化碳就会使你窒息。试一试门是否热,是因为如果门热,说明外面的烟火已将门封住。如果打开,烟火会立即涌进房间,你很可能顷刻丧命。这时,应退到烟火还未到达的房间,把门关好。一个标准的木门可给你带来15分钟的安全期,足以让你沿第二条路线逃生。金属门可以给你带来更长的安全期。如果门凉,说明火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时应迅速拉开门,沿平时的出口逃生。二要学会用毛巾保护自己。在楼房逃离火区,多数要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实践证明,使用湿毛巾滤烟是有效的。方法是将毛巾折叠,折叠的层数要以毛巾的质地而定,一般折叠8层为宜。毛巾较薄,厚度不够时,可将毛巾弄湿。如果厚度折叠后可达8层以上,可不必弄湿,以便减少通气阻力,使呼吸不受影响。一定要捂住口和鼻,使滤烟面积尽量增大。一时找不到毛巾的,可用衣服(棉质的)或其他棉制品浸湿代替。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尿液也可应急。三要学会自制救生绳索。利用自然条件作为救生滑道。可撕开床单、窗帘,结绳系在室内的床架、管道上等,沿落水管道滑至下一层。万不得已跳楼时,跳楼前尽量拖一些棉被之类的软物品,或者尽量选择有盖的车棚、水池、草地等地点。四要正确选择疏散楼梯。火灾一旦发生,同学们切记不要簇拥至经常使用的楼梯出口,争相夺路将楼梯出口堵塞,贻误最佳逃生时机。应注意观察,沿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迅速逃出。高层建筑物内的楼梯按其防火安全性,一般都设计有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以及室外疏散楼梯。逃生时应迅速选择敞开和室外疏散楼梯,并注意找对楼梯的方向,把一层楼看成是一个平行四方形,对角线的一端着火了,就要找到对角线另一端的消防楼梯逃离。沿敞开和室外疏散楼梯逃生时,要抓住扶手,谨防摔倒。五要正确选择避难房间。避难房间是指建筑物内专门设计的安全区。火灾发生后,同学们万一不能及时逃离疏散,可选择避难房间暂时躲避,等消防人员到来。选择避难房间时,要选择临街或道路的房间,便于和救援人员联系;尽量选择有阳台的避难房间,便于通风,能降低烟的浓度,也便于和救援者联系;选择从楼梯便于接近的避难房间。六要大胆应对房间被困。同学们如果已被外面大火困在房间内,要迅速关紧迎火面的门(窗),打开背火面的门(窗)。如果背火面的门(窗)也进烟了,就不能打开,设法把房间全部弄湿,将毛巾、衣物弄湿后塞住门缝。房间内有排风扇的,打开排风扇,将窗帘等易燃的物品撕下移开,设法坚持到救护人员到来。一旦室内无法坚持,可迅速躲到阳台,依在一角暂避楼内冲出的烟火熏烤,也可利用阳台转移到相邻房间、楼层或相邻的楼房。
   
    (三)火灾逃生自救中的几个误区。一是从进来的原路逃生。从进来的原路逃生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找其他的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同学们进入一个新的楼房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二是向着光亮之处逃生。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的。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但实际上,在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三是盲目追随别人逃生。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慌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地紧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四是从高处往低处逃生。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层楼房发生火灾,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底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更上一层楼。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等待救援,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五是盲目冒险跳楼逃生。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后,人们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当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同学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先下地狱。据有关调查,人从10米以上高处跳下,生还的希望极小。因此,当同学们遇上火灾时,切勿轻易跳楼。六是盲目乘坐电梯逃生。在许多电梯的安全警示中,有一条是告知大家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这是因为:(1)除专用消防电梯外,普通电梯不具备防高温性能。在火灾情况下,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2)当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器线路被烧毁而停电,不利于电梯内人员的逃生和外面抢险人员的营救。(3)电梯竖井贯穿各楼层,若打开电梯门,电梯竖井就会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4)由于灭火,喷洒的水也容易流到电梯内,在水渍的作用下,会造成触电的危险。(5)电梯通常一次只能载十多个人。在火灾情况下,挤在电梯门口的人员会因坐不上电梯而情绪失控。一旦电梯门打开,很容易发生挤压等意外情况。

 

烟台大学保卫处